(学科代码:0810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处理、表现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设计、开发信息与通信设备及系统的应用科学,属于工学门类学科。3044am永利集团官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始建于1995年,2004年开始招收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2005年开始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具备授予工学硕士学位的资格。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依托大庆油田行业背景,把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技术与石油勘探开发紧密结合,研究光电传感器设计、高精度激光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机器学习、深度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研究次声波信号的检测、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同时研究无线通信和油田物联网技术,集成油田生产远程采集、控制、分析系统,设计无线感知网络设备,实现网络通信、监控管理、分析诊断,达到油井安全生产和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形成了由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导师团队、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成的教师队伍,共有25名教师,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教授5名,博士10名,3名教师具备海外经历。近五年,本学科教师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7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本学科拥有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拥有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拥有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网络化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重点实验室、省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子信息工程研发中心、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LabVIEW实验室等。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均具备独立获团队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所取得的多项成果SCI、EI期刊发表。员工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8项,校级奖励1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创新实践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本学科就业情况良好,国内外名校读博的比例逐年增加,大部分同学都能获得北上广等大中城市相关行业的offer,薪资水平较高,也有部分同学主动到西部地区工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具体目标包括: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和惯例,尊重他人知识产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为解决科学研究与专门技术工作中的问题奠定一定的基础。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专业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至少掌握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及编程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献检索工具查询技术文献和资料。
4、掌握自然辩证法等社会科学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哲学思维习惯,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5、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勇于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善于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培养方向
本学科结合石油、石化行业特点,开设如下培养方向:
1、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与技术主要研究数字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系统的系统模拟、多址技术、数字调制解调技术、信道动态指配技术、同步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语音压缩技术、宽带多媒体技术以及射频技术。研究各种数字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以及WLAN等网络组成、新技术及性能分析,并包括上述各类系统的编码、调制/解调、同步与信令方式、多址以及网络安全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卫星导航与定位
面向卫星导航的信息、信号处理及其应用问题,主要研究高精度室内外定位相关技术和相关方法,研究A-GNSS参考接收机服务范围的评估方法;研究开阔环境下定位技术的增强以及定位精度提高的方法;研究非开阔环境下辅助定位的方法;研究室内环境下定位技术的相关内容;研究室内外无缝定位的相关技术。
3、现代信号处理
现代信号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系统设计的基础,对系统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结合各种数学工具,主要研究信号的采集、识别、存储、传输、处理及系统控制、自适应噪声抑制、滤波、信号压缩恢复,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表征并利用信号冗余、空域、时域、频域等特性,研究信号处理的新颖结构、算法及理论。
4、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
图像处理及人工智能是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智能与机器学习相结合而产生的交叉方向,通过对自然计算和机器学习理论、图像压缩新理论的研究,着重解决图像目标提取、识别与理解、跟踪、视频图像压缩、视频图像质量评价、深度学习在图像/视频中的应用等领域的瓶颈问题,对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计算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5、信息与通信安全
信息安全综合利用数学、物理、通信和计算机诸多学科的长期知识积累和最新发展成果,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门新兴方向。信息安全主要研究为各种网络与信息系统打造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在采集、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等;研究对各种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评估,努力发现各种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威胁,为进一步的系统加固提供帮助。重点解决数据加密,密钥管理,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安全协议,隐形技术,智能卡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6、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
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利用光学、电子学、信息论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新型多功能传感器以及从强噪声中提取各类有用信号的技术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点研究基于激光自混合干涉理论及其在测量位移、振动、速度、距离、三维成像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可调谐激光器痕量气体检测及处理技术。光电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频宽与信息容量极大、信息效率极高、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突出特点,推动着信息科学、仪器科学、传感技术的发展。
四、学习年限
标准学习年限为3年。具备提前毕业资格的研究生,可经院学位委员会表决,修学年限可在2~3年弹性变化。在校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五、学分设置与要求
1、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学习实行学分制,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课程的选修,总学分不低于30分,最高不超过36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8学分。
2.课程设置
硕士生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必修环节、选修课和补修课四部分。课程学时数指课堂授课时间,不包括研究生查资料、阅读文献和课后作业等课外自学时间。计算方法是每16学时计1学分。
课程安排时间一般为1年,详见附表。
六、必修环节
1、文献综述
在论文开题之前,必须阅读至少50篇与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相关的文献,其中外文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写出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评阅合格后,将考核材料交本院研究生秘书存档,记载成绩,记1学分。
2、学术活动
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主讲1次、选听10讲以上学术报告。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研究生秘书存档,记1学分。
3、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
由学校统一组织专题讲座或网络学习,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完成专题学习记1学分。
4、劳动教育(由导员制定考核标准)
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学校、二级院、学科组织的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实践劳动,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将参加劳动教育的佐证材料交研究生秘书存档,由研究生秘书和辅导员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记0.5学分。
5、美育教育(由导员制定考核标准)
在学期间应主动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艺术鉴赏慕课和二级院组织的审美减伤专题讲座,积极参与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艺术竞赛、国际文化交流等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第二课堂。将参加美育教育的佐证材料交研究生秘书存档,由研究生秘书和辅导员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记0.5学分。
七、培养方式
公司产品采取导师负责制,研究生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的责任,同时需协助院系、职能部门处理研究生的突发事件。
公司产品过程中,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同步进行,研究生导师起主导作用。研究生导师及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公司产品计划,指导论文开题、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研究等工作。研究生导师及指导小组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讨论班、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学术活动,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导师管教管导,做好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教育工作
硕士生培养采用“三跨”模式,员工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择时、择地、择专业课学习。
八、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公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论文的选题应符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分类别)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和学校的统一指导原则。论文选题应对国民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创新型,宜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较高实用价值,鼓励选择直接面向工程或具有探索性的应用课题。论文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先进性、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
2.论文开题工作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撰写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安排和预期成果。硕士生开题报告应于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并在开题论证会议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通过后方可进行课题研究。
3.中期检查应于第四学期末之前完成,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已完成的工作,已取得的成果,预期获得的成果,完成论文的可能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解决的方案,今后的工作计划等。
4.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内容应包括课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分析设计、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论文撰写具体格式见《3044am永利集团官网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详见《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5.学术学位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具有硕士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其中至少有一位论文评阅人。
6.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及答辩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详见《3044am永利集团官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九、科研创新成果
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发表(或录用)统计源及以上级别的学术论文1篇,具体要求如下:
(1)发表在学术理论部认定的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 Index,工程索引,检索类型为JA)全文收录的期刊,或发表在隶属于统计源期刊目录的期刊。期刊认定时间以见刊(网络发表)时间为准。
(2)所发表学术论文应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3)第一署名单位应为3044am永利集团官网,需有导师共同署名,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
2、授权发明专利1项,具体要求如下:
(1)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2)申请人为3044am永利集团官网,发明人需有导师署名,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
3、参与学科指定的科技竞赛并获得要求等级的奖项至少一项:
(1)参赛项目必须和论文具有相关性,国家级三等奖取排名第一名、国家级二等奖取排名前二名、国家级一等奖取排名前三名,国家级特等奖取所有参赛组员。
(2)科技竞赛只限于中国研究生创新系列大赛(每年随着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备案的“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变动而变动)、“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老员工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4、 在行业知名且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连续举办5届及以上)至少1篇,具体要求如下:
(1)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2)第一署名单位应为3044am永利集团官网,需有导师共同署名,研究生排名第一,或导师排名第一、研究生排名第二。
5、出版专著、译著:
(1)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
(2)第一署名单位应为3044am永利集团官网,需有导师共同署名。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 位 课 |
公共学位课 |
S191801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必修 共8分 |
S191802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考试 |
S111801 |
第一外国语(英语) |
64 |
3 |
1 |
考试 |
S061899 |
论文写作与指导 |
32 |
2 |
2 |
考试 |
前沿课 |
S062819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I |
16 |
1 |
2 |
考试 |
必修 共2学分 |
S062820 |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前沿技术II |
16 |
1 |
2 |
考试 |
学科平台课 |
S062821 |
随机信号分析 |
32 |
2 |
1 |
考试 |
必修 共5门 共10分 |
S062822 |
现代信号处理 |
32 |
2 |
1 |
考试 |
S062823 |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 |
32 |
2 |
1 |
考试 |
S062825 |
机器学习 |
32 |
2 |
1 |
考试 |
S062824 |
数据通信(实验) |
32 |
2 |
2 |
考试 |
非 学 位 课 |
现代通信系统 |
S063818 |
卫星导航与定位原理 |
32 |
2 |
2 |
考查 |
至少选6分;其中“现代通信系统”和“智能信号处理”可任选一个模块,至少选4分。 |
S063820 |
光通信网络技术与器件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22 |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44 |
Modern Mobile Internet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24 |
通信网安全 |
32 |
2 |
2 |
考查 |
智能信号处理 |
S063845 |
微弱信号处理(案例)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19 |
传感测量及其信号处理技术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21 |
信号检测与估计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23 |
数字信号处理的FPGA实现 |
32 |
2 |
2 |
考查 |
S063850 |
人工智能及智能信息处理(案例) |
32 |
2 |
2 |
考查 |
|
其他公共选修课,统一设置,见开课目录 |
|
必 修 环 节 |
S580001 |
学术交流 |
|
1 |
|
考查 |
共4分 |
S580002 |
文献综述 |
|
1 |
|
考查 |
S580003 |
科技伦理与学术规范 |
|
1 |
|
考查 |
S580004 |
劳动教育 |
|
0.5 |
|
考查 |
S580005 |
美育教育 |
|
0.5 |
|
考查 |
补修课程 |
信号与系统 |
72 |
4.5 |
2 |
考试 |
至少选2门,不计入 总学分 |
数字信号处理 |
56 |
3.5 |
2 |
考试 |
通信原理 |
72 |
4.5 |
1 |
考试 |
总要求 |
总学分3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