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于2001年7月被列为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基础上建设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一级学科。之后在唯一一次的会评中被评为优秀学科。
本学科以大庆油田为基地,面向全国石油工业,以提高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油田应用水平为重点,努力研究、发展和完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提高学科的整体理论水平,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带动作用。承担着国家特色专业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省教学改革项目、省精品课建设等。主持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博导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等。参加了德国洪堡基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①油田综合自动化技术;②油气信息测试与处理;③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④油田电网经济可靠运行;⑤管网泄漏信号检测与通信。
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油气开发过程的神经网络预测及控制,油井动态辨识的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油气储运过程的小波变换特征提取,油田地面设备工况的状态检测,粒子群、蚁群算法的故障诊断等应用,逐步形成与油气田开发、油气井工程配套的油气田地面智能控制技术。同时在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媒体信息识别、油气信号传输、网络动态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集油田信号识别、传输、网络控制、故障诊断于一体。
研究开发了于天然气管网状况的在线安全监控系统,提升自主研制面向天然气管网的传感网络系统设计和集成能力,建立施工破坏、管道腐蚀和泵站开关应力等自动预警问题提供基础平台,实现对小泄漏量、多泄漏源的精确定位。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天然气管网泄漏监测与定位系统,既可以很好地解决声发射和负压波法存在的距离受限、可靠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又可以满足管线检测实时化、自动化的要求。
运用符合天然气分公司特点的定性、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对油气初加工系统的现状进行安全性分析与评价,识别油气初加工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由危险因素构成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及其危险性。对可能发生的火灾或爆炸事故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和判断设备和工人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可能导致燃烧爆炸灾害的条件,以便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和安全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危险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身安全和财产的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为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安全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参照生产工况的变化情况为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指导。开展了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失效后果模拟分析;风险控制与管理研究。在以上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用软件工程学方法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油气初加工系统安全评价及风险防范系统平台,建立了网络化的安全管理信息库。
进行了电机系统仿真分析,电机系统节能技术选择与测试应用研究,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的网络信息管理。通过电机系统仿真分析,优选高效节能设备,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系统最佳匹配,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损耗,形成电机系统节能示范工程。大庆油田热电厂节能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电1514万千瓦时,大庆宏伟热电厂节能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电174.40万千瓦时,大庆火炬锅炉房节能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电145.14万千瓦时,大庆供水公司节能示范工程每年可节电952.65万千瓦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设,符合高教兴省、科技强省的需要,也是油田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需要。本学科实力的提升,将在某些研究方向上带动本校相关学科、大庆市乃至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同类学科。
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
“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属于交叉学科。
“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学科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3个硕士点和“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博士点,开展人才培养,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强调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坚持面向油田、面向地方经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合理的学科梯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弘扬团队精神,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为年轻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以充分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在油气信息与控制领域开展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信息传输技术及应用、油气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等稳定的科研方向,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在油气信息与控制领域已经产生和正在形成一定数量的标志性成果。其中10项成果在全国油田处于领先地位,5项成果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批成果在油田推广使用,为油田创造了经济效益。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局级课题3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500多万元。获省部级奖7项,发表研究生教育论文405篇,研究论文被SCI检索8篇,EI检索38篇,ISTP检索27篇。 注重条件建设,重点投资建设了“油气信息与控制工程”省级博士生、“工业过程仿真与控制实验室”、“分散控制与现场总线控制实验室”、“控制技术综合实验室”、“控制系统多功能对象实验平台”、 “油气信息网络仿真平台”和“油气信息处理实验室”等。通过建设,大大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促进了教学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装备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明显增强了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科学前沿领域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重大问题的能力。
注重学术交流,近五年有35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聘请香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的知名学者到公司讲学,开展学术交流。